乾隆

对乾隆来说,雍正留那点钱连军费都不够。

更为确切的说法是

乾隆极大的消耗了雍正时期积攒的战争潜力,但没有考虑过自己儿子的行政水平,远不能像他那样压榨狂欢的地主和官员。

他亲手解开这匹被康熙和雍正驯养了几十年的马,脱去了它的缰绳,却忘了帮垂垂老矣的自己和嘉庆把马栓回去。

他将清王朝的军国主义色彩发挥到了极限,两千多年来外儒内法的干货被乾隆压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军农为本、文化独裁、钱权合一。

即使不算民间的征发

他在位时的军费也达到了惊人的一亿五千多万两白银

除了天下户口减半的汉武,其余各大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征用民夫不下一百三十万,二十六年间源源不断的把物资投送到千里之外的战场

img

甚至投送到红军长征过的雪山草地,投送到青藏高原

img

亲自研究西域地形,历史,宗教,给将军写“锦囊妙计”

反对者、政治理念不合者、劝他爱惜民力的清流……

皆被他以文字狱绞杀

甚至对自己的儿子和亲王们也极其苛刻

只对几个非死即残的有些许好颜色

封建历史上对外贸易量在乾隆十年(1745)时达到了顶峰的36571777两(鸦片战争前)

扩边极值达到了1453万平方公里

控制900万平方公里以上土地的时间比其他所有君主加起来都要长,不仅能税收,还能给他们剃头。

连转世的活佛都被他真·挫骨扬灰

最高统治者的脸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在了佛像唐卡上

他不能忍受自己在西藏的画像是这样的(右边那人是朱棣):

img

即使是这样的,也不行↓(右边那人是他太爷爷)

img

至少得是这样的↓(中间坐着那个就是乾小四)

img

最好是这样的↓(布达拉宫供奉)

img

乾隆用自己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足够狠,砸的钱足够多,武力足够震慑,人也能变成神。

大兴土木,维持奢侈的生活

扩建圆明园、六下江南,至少支出了四千五百万两白银。

(仅修北京的藏传佛寺就花了将近1100万两,还有承德避暑山庄的大笔开支,这些都没有算进去。)

img

img

img

六下江南同时还能兴修水利,赈灾

仅治水,赈灾这两项又砸了两亿五千万两白银。

更恐怖的是,

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少收了将近两亿五千万两白银的赋税。

他干完了这些,

在乾隆六十年退位时还有六千多万两的存银。

(由于通货膨胀,大体相当于雍正时期4500万两左右)

没有雍正时期的养精蓄锐,乾隆时期很难爆发出如此惊人的战争潜力。

但你说乾隆是个傻子,彻底的败家子这就很搞笑了。

事实上作为剥削阶级,乾隆用在赈灾和修水利上的钱比他老子狠多了。

雍正十三年之间,江南赈项,凡用一百四十三万,已不为不多。而乾隆元年至十八年用至两千四百八十余万。——乾隆二十一年户部统计

乾隆在位期间仅仅为了赈灾就砸了将近两亿两白银,在民生方面比雍正更舍得花钱。

有些人只看最终结果,说乾隆用60年才攒了3000多万两,完全无视乾隆时期战争,赈灾,水利方面的巨额花费,这对他是不公平的。

他是个政治狂人,文字狱是为了政治,学佛是为了政治,刻薄寡恩是为了政治,即使写一堆烂诗,绝大多数也是为了表达政治立场。

对经济账算的很少,但算的很明白。

乾小四下江南。

收盐商的钱,给盐商政策,盐商赚钱后又扒他们的皮,一来二去钱又回到了自己的口袋。

大地主和盐商一边挨x,一边跪在地上摇着尾巴扯着嗓子喊“乾隆钱,万万年”。

给沿途的泥腿子施以小恩小惠,撒撒币,赚吆喝,他很享受这种虚荣,反正又不是他的钱。

乾隆知道下江南啥该干、啥不该干,他既要压榨,又要满堂喝彩。

去有钱、有文化影响力的人家里,翻书,挑字,文字狱,抄家,杀人诛心,一气呵成,没有任何罪恶感或心理负担!

任何学派都不能对乾隆进行道德绑架,因为这货没有道德,没有道德就没有限制。

他熟读四书五经,在知识量上比儒家还要儒家,写一首又臭又长的诗能用十几个偏门的典故,但他眼中的读书人、士大夫,与猪狗无异。

佛教不能对他洗脑,他熟读藏家经典,笃信佛教,修《乾隆大藏经》,但合上佛经砍起人来比谁都狠,《喇嘛说》更是直言“佛本无生,谈何转世”——转世也要有基本法,也是受政治操控的。

他掌握汉满蒙藏文,能和各方政要切磋,自己动手翻译了一大堆藏经,肆无忌惮的嘲讽各派宗教教义,甚至别人寺庙起火也能成为他为自己助威的点子。

他刻薄,对自己的军队也刻薄,在乾隆年间因作战不利被革职、自尽的不下四十人,即使是越过天山作战的军队打了胜仗,但战绩不好看,他也要嘲讽一番。

他肯为军队砸钱,甚至能把铜一万斤,碳两万斤用挑子一担担送到瘴气弥漫,道路崎岖的缅甸深处,顶着数倍敌军的攻势,临时铸重炮轰炸要塞。

他把周围一片不想改土归流的酋长全部用钱砸垮,一千万不行两千万,两千万不行三千万,你还有多少人?你还想进攻吗?你能扛得住多久?实在不行他可以再砸几千万。

他是个极端主义者,即使是瓷器,也要堆最贵,最狠的料,烧制难度极高,用最复杂的技术,不喜欢雍正那样的仿古瓷,玩的就是心跳,即使看起来丑爆了,但架不住贵呀。

贵!贵!贵!向世人显示他无与伦比的财富。

img乾隆时期的仿生瓷

img暴发户气质真·金甲

穷奢极欲,他奢而不穷,也极少饮酒,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基本维持着597工作制,这点比康熙强得多,你总不能让一个独裁者,特别是乾隆这种命长的独裁者,七八十岁还597吧?

但他又不舍得放权,也不能放权,独裁者放权就是前功尽弃,就是失败,就是死亡!

所以他八十多岁,还兴致勃勃的搞金瓶挚签,写《喇嘛说》想着“尽去其弊”:

……兹予制一金瓶送往西藏,于凡转世之呼必勒罕,众所举数人,各书其名置瓶中,掣签以定,虽不能尽去其弊,较之从前一人之授意者,或略公矣……

他恨不得死死抓住一切,拼命拖着老朽不堪的身体,向年轻人和政坛传递一个信号:

看见了没?你老子八十多了还能搞金瓶挚签,你们一群小子行吗?一个个老实点,别整些没用的!

他不累吗?肯定累,但谁让他命太长了!

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乾隆80岁时写给富察皇后的诗。

你去了那么久,我都没办法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苦楚都告诉你,我身体很好,他们说我能长命百岁,想起和你度过的一个个冬夏日夜,我和你见面的日子快要到了——可能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能知道乾隆确实还是个人的。

只是这个人坐上了皇帝的位置。

他一边讲仁义道德,一边在准噶尔搞种族灭绝,兆慧在新疆真·吃人吃到犯恶心。

一边说

穷兵黩武开边,朕所不为。

一边说

乃知守中国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以自示弱也。彼偃武修文之不已,必致弃其故有而不能守。

左手举着满蒙一家亲的大旗,右手大幅削弱蒙古势力。

人们都说呆在北京十几年的雍正是冷面君主,但在我看来,没事就下个江南的乾隆冷的更彻底。前者皮冷心冷,后者面孔千变万化,心如蛇蝎寒冰。

雍正用文字狱杀年羹尧的时候也是给过他机会的,但乾隆不一样,他对宽容这种东西很吝啬,一但他想杀人,连试探的机会都没有。

他的震慑力是如此之强,心里装的黑水又如此之多。

他甚至吓死了自己的儿子,虎食子尚需爪牙,你能想象他的威压吗?轻飘飘夸儿子一句,能把人家私下里感动的痛哭流涕,你能想象“风流天子”平日身上的肃杀之气有多重吗?他死后,嘉庆连出巡的路线都沿着他的走,不敢变动半分。;相貌英俊,学问广博的和珅被他当一个安度晚年的工具人。

自古有治人无治法,而治人概不多得。——爱新觉罗·弘历

人才太少了,比“我”优秀的人才太少了,我就是法,治理天下还得我来。

他不允许法内出现“言官”“清流”“圣人之道”,也不允许有什么“文官集团”,更不要谈什么“海防塞防”之争,一个政策的执行只有他深思熟虑后认为正确的,或他认为错误的,反对?没钱?文字狱和抄家选一个吧,你没有利用价值了。

在说一套做一套,洗脑与反洗脑,会挣钱与会花钱这三方面,千古君主无出其右者。

“臣下之功,即朕之功;臣下之过,即朕之过。”——乾小四这话是说给跪着的那群人听的。

说的同时还能狠狠斩下背叛/泄密者的头颅,然后一脚踢出老远。

img

马基亚维利,你可以安息了。(完)

题外话(没写完,有份乾隆的批注看一下就拉到了,烂尾。):

嘉庆元年正月初七,白莲教起义爆发,打碎了清朝核心区域一百一十多年的和平。这火将会烧九年零九月,将烧遍十六省清军,烧遍两百多个州县,烧光清军大批精锐。

这场火熄灭时,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将由三亿九千一百一十万,烧到两亿七千五百六十六万。有一亿一千万人将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

乾隆死后,平定白莲教起义令八旗兵精锐丧失殆尽,财政损失高达三亿两白银(相当于乾隆前期两亿三千多吧,我得解释一下,这里的损失包括税收的减少+基础设施的破坏+额外透支的军费,具体有多少,我也不知道,没有找到合理的数据,姑且听之。),大部分新旗兵组织良莠不齐,从靠手里的铁杆子打仗吃饭的铁杆庄稼 ,变成了和铁杆一样站着不动就能吃饭的真·庄稼,清王朝彻底走向衰落,直到鸦片战争爆发,拥有四十多万杆枪炮的清军交火后被英军的一次次白刃战打的稀里哗啦,不禁让人想到乾隆这段文字:

骑射国语,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其射箭甚劣,不堪教化者,查明革职别行承袭。至各省驻防,亦皆有世爵,若不教训骑射国语,伊等近于素餐安逸之习,必致学为不善\。著各省将军鄙统等将伊等小时教导务使骑射优娴,国语纯熟。如有教训不化,骑射甚劣者,该将军都统等即指名参奏革职,别行承袭。

(这里有一份雍正关于军事的奏折,找到我就发出来)

(这里有一份雍正关于反腐的奏折,找到我就发出来。)

(这里有一份乾隆的奏折,等找到我就发出来。)

(这份乾隆奏折暂时贴到下面。)

我看过雍正和乾隆对很多奏折的批阅,可能有六千多条。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重视多方位情报来源,事无巨细,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看多了容易有压迫感,很多事情往往一针见血。

不要被“朕就是这样汉子”的么么哒批阅给洗脑了,那不是他们的主流。

雍正的特点是细,能在很多事情上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厚重而凝滞,对事情的处理比较稳重,但不墨守成规。

乾隆的特点是具有宏格局史观,偏向大战略思维,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甚至是跳出当时社会主流意识的,但并不会轻易冒险。

举个乾隆的例子,感受一下当皇帝多麻烦(本来是有四份奏折的,没找到想贴的那三个。):

朕再四思维,并留心咨访(乾隆是有调查研究的)。盐价之贵,固在于盐场少产(肯定官员的报告),亦由于商本艰难(提出自己的看法)。惟有始商人盐斤充裕,则盐价自然平减(给出战略,乾隆要开始制定战术了)↓

“将杭、嘉、绍三所引盐,循照两淮旧额,每引加增盐五十斤,连包索共重335斤。至松江一所,原属滨海产盐之区,向因额设季引九万余道,分别上中下三则,征收正课公费银54000余两,遂使近场州县多有盐贵之苦。今循照沿海温、台等处之例,改行票引九万余道,每引给盐400斤,令商人设店住卖。如此增斤改引,一为变通,则商本宽裕,转输便易。商人不受减价之累,百姓多受减价之益。大学士嵇曾筠再为多方调剂,加意体恤,庶可复还十数年之原价,以便民用。著该部行文大学士嵇曾筠,遵照谕旨办理。

并且他也留心经济政策改革的落实效果,跟进调查,乾隆知道商人的重要性,但坚决反对哄抬物价:

……朕因八旗兵丁,寒苦者多。再四思维,特命借给官库银两……乃闻领银到手,滥行花费,不知爱惜。而市肆贸易之人,惟利是图,将绸绣衣服等项,增长价值以巧取之。***独不思兵民商贾,原属一体。兵丁用度宽余,则百货流通,商人可获自然之利。是国家加恩于兵丁,未尝无益于商贾也。何得昧其天良,背公平之义,而为刻薄之举?使穷苦兵丁,暗中受其剥削,获利几何,已干为富不仁之戒。***纵国法不便遽加,亦当各自猛省。著顺天府五城通行晓谕商人,并令八旗大臣等教训兵丁,咸使闻知。

兵民商贾,原属一体。

在重农抑商的封建国度,乾隆能利用商人维持物价平衡,维护他们的利益,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或许是他除了有个好爹之外能赚钱的重要原因。

img这人写诗水平和我不相上下

其实这篇文章才写了不到一半,还有一部分是关于闭关锁国和白莲教的,还有一些雍正乾隆的重要奏折批阅,但懒得打字了,先放着吧。

总之你觉得乾隆做这一堆事对不起那些银子,那就可以认为他败家,你要是觉得这些银子花的值,那就赚了,也不用和过去的皇帝跨时空对比,关公战秦瑶没意义,乾隆时期的社会关系,经济制度以及和周围各种势力的关系和远古封建国家相比变得相当复杂,从朱元璋开始皇帝越来越难做,他们需要掌握的政治知识和应对的各种烂事可能比秦汉时期多十几倍,一个皇帝五天十天上一次朝在以前可能叫勤政,到明清时期直接就成昏君了。远古时期挖条沟叫大兴治水,到了明清动用大量人力脑力和规划补以前的烂摊子连课本都上不了,人是有极限的,你把乾隆放到现在他可能只能干个翻译,研究个历史,经济法律各种事情的复杂程度可以把他干晕。一群人围着一个人的脑袋转肯定不稳定。

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就是独裁,而不是什么国民榜样领导者,越集权,对君主的要求就越高,也会越专制,像明清这种社会经济结构复杂的封建国家,如果什么事情都甩锅给大臣干,而君主不能迅速准确的给出指示,官僚集团就会迅速瓜分国家利益,政府的效率就会降低,出现基层失控或裱糊匠这种人,统治的本质就是地主头子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同时从其它地主阶级手里抢钱,尽量少从泥腿子手里拿钱,既不能失去地主的支持,也不能失去泥腿子的民心。


我看到上面有人推《xx的盛世》——实际上这本书写的很烂,虽然对乾隆和清末做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但在引用史料时有大量断章取义的内容。

对于没时间看实录(其实如果你只看前中期皇帝和一些主要官员,跳过一些礼仪记录什么的,两年就能看一遍,没啥问题,我只看完了雍正到乾隆四十五年的)的朋友,大纲类我推荐《简明清史》,细节可以看《天朝的崩溃》这些。

譬如你想看《明史》但不想看又臭又长的本纪,那么可以对着中国编年史——明朝大事件编年,去读或记忆一些列传。像《xx朝那些事》这些是不太推荐的,因为洗脑性太强。《xx其实很有趣》这些书不要买,摆着也是占地方,比较适合小孩子。

有人拿华盛顿和乾隆比,我想说大家别被美国的宣传给骗了,华盛顿和自由人权民主啥的根本不沾边,他只是个小奴隶主头子和封建拥护者,只能说乾隆后代没华盛顿继任者有出息,或者封建制度自带劣根性,但华盛顿和乾隆本人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同时期地球上绝大部分君主都比华盛顿强得多。

  • Copyrights © 2020-2022 Henry
  • Visitors: | Views: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