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学

勃学是什么

勃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具体地说,勃学是一门武装失败人士头脑的精神工具。失败人士是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分(占99.99%以上),也是成功人士除了互相倾轧以外,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资本回报率超过劳动回报率,失败人士的范围必将不断扩大。

在中国,失败人士(三本,一百本学生等)往往缺乏思辨能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也缺乏必要的国际视野,很容易就被知乎大V的各大live和600块钱的课程骗走。在这个时代,成功人士已经联合起来“不要想如何教育傻子,而是赚傻子的钱”,成立一个与其对抗的组织迫在眉睫。勃学将能武装这其中一部分可教之材的头脑,帮助他们实现失败人士的大统一、大团结。

总之,勃学是失败人士行动和思考的纲领性文件。勃学的第一部分就是“失败学”,与社会盛行的“成功学”形成鲜明对照。“失败学”不是教你如何失败,而是一个关于人成为失败人士后,该如何思考、生存、解脱的学说。

勃学三大定律(鸡汤)

勃学,是一门21世纪失败人士的处世哲学,是曾老师在丰富的个人阅历和当前知乎文化下共同孕育出的结果。

勃学的第一定律是自杀,就是在精神上否定和批判自己。就算自己上了985,清北复交浙,top50的MS,CMU/MIT/Stanford/Berkeley的PhD,BAT/FLAG/USA/startup的码农,scientist,quant,油工,拿到了200k的package,从apartment搬进了小黑屋再买了4000sqft的学区房,从雅阁换了BMW328再换了911,发了顶会的paper,升到了senior/staff职位,永远要明白,在现实中有更成功的人和方向去努力——而不要晒并沉浸于在很多其他人看起来不值一提的成就;

勃学第二定律是“成功人士从不上知乎”,就是业余时间少上知乎,多看书,多写代码读paper,多讨论观点,工作和学习时间不要上知乎,更不要指望通过知乎来学习,应该对自己现实中的中长期事业及其规划负责,最终实现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要追着社会热点赚热钱;

勃学第三定律,就是要开阔眼界同时摆好心态,时刻要学习那些和自己一步之遥的成功人士,不单单是把他们当作前进的动力,还要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一步步去达成成功人士的成就,并且评估每一步的可行性,然后毫不犹豫地开始按照计划一步步地做下去——而不要好高骛远,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而陷入鸡汤式的“知乎成功学”和“学习论”,也不要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而止步不前。

我相信勃学家们是知乎上现实生活中和知乎影响力差距最大的一批人,据统计98.12%的勃学爱好者都比我帅、比我学历高、比我有钱、比我女朋友还多,总之都比我成功,但是在知乎上都是一群消极的娱乐恐怖分子。希望你们看到本文后,把我作为一个标准的失败人士用来参考权衡,来激励你们乐观成长,不断进步,早日走向真成(zi)功(sha)。

勃学不如剥削

勃勃的认真无疑大大降低了他自己的格调。

一个手撕各路大V成功者的正义战士,一个将知乎视作战场的革命领袖,一个爆料各种成功者黑幕的深喉。居然用如此认真且不开心的语气揭露一个沽名钓誉的low逼,一方面让我不胜惶恐,另一方面让我扼腕叹息。

不胜惶恐在于:我这样的微不足道的沽名钓誉者,仅仅靠着蹭了几次热点就引起了勃勃的重视,和糖超轮子哥哥并列,何德何能?

扼腕叹息在于:想当年那个无论如何黑他,他都和蔼地微笑的曾博似乎不见了。他真的在勃丝的拥趸之下迷醉了,不再看得懂娱乐式的结构,反讽式的抨击。而把知乎的名当成了一个粪量十足的东西。

不过也好,这样看来,曾博终于有了成功者的姿态,大约离成功不远了。

所以,借用他当年的一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情:我还是退出薄党算了。。。

退出薄党之前,我送勃勃几句话:在一个娱乐作为本质的网站,任何革命到最后都不过是过家家。物理的长答案固然没有人看,但弃物从文也依旧不能唤醒人。这个世界就是由绝大部分劣等人构成的,他们生来就是被奴役的对象,不是马克思主义,也不是勃学可以拯救的。这些人,不需要勃学,只需要被剥削,他们腐朽提供的养料,正是供给精英得以滋养壮大的源泉。这个世界就是用绝大部分劣等人的输血来供养少数精英的肆意纵横,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人类群体才能向前发展。那些劣等人,不可能被任何方式唤醒,勃学不过是迷幻药,剥削才是他们面对的现实。我敬畏他们,我觉得他们的死重于泰山,死得其所。同样,身为精英的每一个人,又会成为更高等生物链的一个劣等存在。既然勃勃认定自己不能成为川普,又为什么一定觉得勃丝们领悟勃学之后能够成为你呢?低等的精英,同样作为劣等人群,用自己被压榨的养分,供养更上层的精英,这不仅是责任,更是觉悟。而不务正业,企图打乱这秩序的,不仅遭受各方排挤,而且徒劳无功。

不过,倘若能唤醒万分之一的人,也是勃勃的功劳造化。一命二运三风死积阴德五读书。日后若上天有灵,在投胎上给予勃勃以眷顾,也不枉勃勃的一番苦心孤诣了。

几个解释

近日来,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在和伪成功人士作斗争并且取得一些实用理论(称【应用勃学】)可喜进展的同时,我们解决几个勃学基本问题的需求也日益高涨了。
从第一天起,勃学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权,每个人都可以——在不改变主分支的情况下——添加释义、词条,以至消极和积极学派并存。它们二元相持,互相矛盾又相互发展:这是哲学的基本规律。一个只有一种解读的哲学,将会是死如止水的哲学。

勃学的特点是:人人具有参与权

然而,在以立党,江汉臣等人的积极勃学(又称【伪勃学】或成功勃学,左派勃学)与严肃等人的存在主义勃学(又称【中间勃学】,修正主义勃学),以及徐国曦等人的失败勃学(又称【悲观勃学】,右派勃学)的迅速发展和争锋相对之中,许多悬而未决、让人动摇的问题暴露了出来,以至于乍听勃学的人会把勃学与政治波普,李毅贴吧现象,屌丝自嘲等混淆,做出合理的联系但缺乏明智的区分。这些问题的提出恰于时机,而且有的直指其哲学本质,一针见血。因此在我谨在此给出一些我自己所体会的粗浅的回答,还望指正。

勃学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也不是因为任何和一个人而产生、兴起。勃学早就存在于世界,呼之欲出,只不过它一直等待着一群真正的失败者,反思社会与人性,将其精髓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把精华哲思整理成册。我作为一个彻底失败的人,有机会把他的一些本质讲出来给大家分享,帮助大家与失败对话。

勃学有以下几个基本定理和原则:

  1. “失败”作为一个客体存在于人类社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可以获得成功,但是失败的人依然存在;精英话术只不过选择性无视了他们。

  2. 失败与成功具有两面性:对社会而言,失败必然存在,而且占据绝大多数,这是因为资源有限与人类社会制度设计的本质缺陷造成的。对个人而言,失败和成功是你的主观感受;你可以觉得自己很失败,但不妨碍别人觉得你成功;或者你可以觉得自己很成功,但不能阻止别人揭穿你的失败。因此,勃学的理论适用性和你是一本还是100本无关。不过,个人感受和社会现实要逐渐结合,不可以有太大脱节,这是一个不断自我认知调整的过程。勃学的基础是建立在社会失败理论之上的,然而他服务的对象则是个人。

  3. 勃学“破”的问题:勃学是武装失败人士头脑的精神武器。勃学应当帮助失败人士首先认清失败现实,其次是学会解构由成功人士精英等构造的精神幻境,最后达到自我解放的目的。精神幻境有很多个,成功学仅仅是其一。精神幻境的构造是成功人士、精英等为了继续巩固社会资源分配制度构建的。失败人士不应该无知地安于奴役,而应该找到自己的意义。这就好像一只被家养的猫,在无知地情况下,它每天安于主人的玩弄。而一旦觉醒,这只猫将不再是任人调戏的宠物。在商品社会下,商业宣传,营销就是精神幻境,而失败人士就是这只猫,被不同的金钱势力玩弄着,滋滋滋送钱,最后却一事无成。失败人士要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并且解构这个精神幻境,最后联合起来,证明自己的力量与做宠物以外的存在意义。

  4. 勃学“立”的问题:勃学也是一门付诸于行动的哲学,这与他的来源:来自于群众生活,来自于失败人士的困境是密不可分的。勃学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关于勃学的行动存在消极,积极,中间三派。

    消极派主张,全球失败人士只有同步ZS,才能真正从物理、物质上解构了成功人士的统治,达到全球制度设计和资源分配的合理化,并且让成功人士认识到自己的力量。这一步又分为精神和物理ZS两种。具体的解释是,精神ZS是彻底断绝自己的商业欲望,再也不做商业势力的玩物,又可以叫出世。物理ZS是彻底断绝自己的物理基础,具体表现为绝育,绝种,投胎。同步ZS的理论具有很多可玩味之处,其中一点就是个人不可以脱离组织先行ZS。另外,同步ZS仪的研制,也面临很多挑战;鉴于失败人士的特点,这个ZS仪的研发,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积极派主张,全球失败人士果断拒绝成为商业社会资本愚民统治下的奴役,在精神觉醒后自我救赎,通过自学,努力发奋,找到真正的导师(例如江汉臣所指出的),最后仍然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然而积极派面临的一个急迫问题就是,如何区分成功人士和伪成功人士,从而避免自己变成自己奋而反抗的那个人呢?据我所知,这一理论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并且,积极派容易被人误认为是精英话术、精神鸡汤、变相偶像崇拜。积极派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和勃学的根本起源:失败人士的距离有越走越远的趋势,不过却符合现世中,普通失败人士的基本诉求:过上更好的生活,自己也能开live。因此,积极派可以说是勃学实践理论里面的修正主义,又可以叫做入世。

    中间派主张,是结合了精神ZS和入世成功两派所走的中间路线。既保留了勃学来源于失败人士的内核,又吸取了成功的世俗意义。但这里,中间派主张的世俗又要比开live高明一点,回归到了传统的寻找自我,自我提高的“精神成功”的道路。这一派的主张者主要是严肃。

    然而,勃学实践的原教旨主义,则是全球失败人士同步ZS。因为原教旨认为,只有把问题本身消灭了,问题才会被解决。否则,失败人士将会源源不绝,苦难与罪恶将永远不会被抹去。

  5. 勃学的根源和理论基础:

    正如上文所说,勃学起源自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失败客体,服务于无法摆脱自己失败客体的失败人士。失败的定义是主观的,但也要和社会资源分配取得对应。人类社会制度的构建存在缺陷,失败,则是其中的癌症。这主要是人类是单个体意识生物,无法真正做到群体同理和群体通感,因此私有制成为社会进步的基础,为了进步就必须追求个人回报,而为了极少数人的个人回报就必然产生他人的失败。现代社会收入差距的指数化发展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失败人士的觉醒、联合将会完成癌症的自我实现;而人类的进化可能则必须等到未来实现群体同理与通感实现之后,才能达到。当然,这一部分内容过于超前和脱离现实,现阶段,服务于成功的修正主义勃学将会大行其道。

哲学是抽象的艺术,具体问题请具体分析。指望一门学说解决所有实际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但我希望他能打开你觉醒的天窗。因为不管你觉不觉醒,失败就在那里。谢谢大家。

曾博归来:知乎“勃学”亚文化的模因与迷思

本文使用模因、迷思等传播学理论对知乎网的“勃学”现象进行了初步探究,对“勃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追溯,并在回溯中发现其制造迷思的机制。最后本文提出了对“勃学”现象进行进一步研究的若干研究方向。

一、“勃学”现象起源、发展和现状概述

(一)勃学的含义、特征与核心

“勃学”指最大的中文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网中由用户@勃失败 (原ID:曾博)提出、由以@勃失败@立党@江汉臣@徐国曦@严肃 和匿名用户等为代表的知乎用户发展的一套理论体系,而这些知乎用户大多拥有高学历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信仰勃学的人自称“勃学家”“勃丝”,其中前者突出对勃学理论的认同,后者更强调对曾博本人的喜爱与崇敬。

根据曾博本人的解释,

“勃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具体地说,勃学是一门武装失败人士头脑的精神工具。失败人士是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分(占99.99%以上),也是成功人士除了互相倾轧以外,主要的收入来源……勃学是失败人士行动和思考的纲领性文件。勃学的第一部分就是“失败学”,与社会盛行的“成功学”形成鲜明对照。“失败学”不是教你如何失败,而是一个关于人成为失败人士后,该如何思考、生存、解脱的学说。”[1]

“勃学”一词中,“勃”既指“勃学家”的精神领袖曾博,又指“勃”的状态——自我觉醒并对抗伪精英主义的状态。

勃学主要包含了失败学、自杀学、投胎学等,主张人应当自我觉醒并认识到自己的失败,要主动对抗伪精英主义,并讽刺了社会阶级的逐渐固化。在具体的网络生活中,勃学集中体现为对“失败”的自我解嘲、对成功学和名不副实的知乎大V的讽刺、对知乎Live收取智商税行为的鄙视。曾博的思想流行多年,却始终无法摆脱个人色彩;而其总结出的勃学于2016年11月开始走红,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亚文化,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勃学”亚文化的核心是拥有一整套且正在不断发展的模因(Meme)体系。

Meme这个词最初源自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其含义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 [2]模因类比于基因(Gene),是形成某种文化的基石,而模因也是在复制和变异中发展的。“勃学”的模因在勃学家群体中复制,并不断变异,最终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

模因论认为,隐喻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使用了模因的机制,即通过一个中心概念派生出相关隐喻。而通过控制模因的意义,能够达成某种目的。比如,美国总统卡特说“能源危机是一场战争”,并将这样的概念通过媒体传播,这一模因就将“能源危机”与“威胁国家安全”进行了挂钩,并且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案[3]。

由模因论出发,我们认为勃学将“浙大”与“三本”挂钩,将“曾博”与“失败人士”,将“开Live”与“成功”挂钩,由于浙大是中国顶尖高校,曾博又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这种看似荒谬的挂钩却让勃学的理论体系有了例证,并极大增加了受众广度与传播力度。

要想研究勃学,就必须了解曾博本人和勃学中“失败人士”的定义。

曾博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年级第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凝聚态物理PhD、现Facebook Research Scientist,履历光鲜、工作高薪,是世俗意义上绝对的社会精英,但曾博在网络上的形象并非如此。曾博早期出名于人人网和cc98(浙大内网),而后来到知乎,在账号“曾博”被封禁前已经拥有40000+粉丝。在人人网时期曾博就因与新东方讲师论战一炮而红,来到知乎后更是因为“浙大三本论”和“勃式提问”名声大噪,但有许多人厌恶曾博,认为他是浙大的耻辱,以看他笑话为乐。曾博无疑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在此我们定义一个“狭义勃学”,即曾博个人的勃学理论与事例,下面我们在狭义勃学的体系中来观察曾博。

曾博曾是省高考模考第一,物理竞赛省级一等奖,拥有保送清华的机会,但被老师劝说放弃保送而参加高考,最终“考败来浙”。对于曾博来说,这样的落差是无法接受的。在他的著名答案中,他说:

“对于那些进入竺可桢学院就觉得自己其实没有亏的人,我只能这么说一句:眼光还是太短浅了。超级大牛不算。但我们都是平凡人。我个人认为,浙大拿专业第一的实际市场价值,不如清华大学的专业前15-10。我给你们的建议是:如果你是考败来浙,建议复读。只需要1年,可以弥补你日后3年,5年都无法弥补的遗憾。我没有复读,我没有看到更广阔的天空,我没有更多的人脉,我不能成为高晓松的校友,我不能和街上的大神们有说有笑,我是傻逼。”[4]

而在“在浙大当学霸是什么体验?”这个问题中,曾博的回答言简意赅:

“不值一提”[5]

可以看出,曾博在浙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他并不以之为然,反而多次在网络发表“不利于”浙大的言论。曾博的心中对清华有一种执念,这种执念因高考失败转化成一种对浙大的怨念,这种现象源于期望与实际之间的偏差,即心理落差。在心理学上,心理落差是指原有的自我概念、自我意向、自我定位或自我预期在新的情境中的实际感知和心理体验(真实的或者假象的)差别较大而形成的自我失落感。对曾博而言,他虽然申到UCB的PhD,在实际感知上战胜了绝大部分清华毕业生,但他的心理体验始终处于自卑状态,由此产生一种对清华近乎痴狂的向往之情,他认识到他的人生永远都缺少清华这一环,“我没有看到更广阔的天空,我没有更多的人脉……”,他失败了:笔者认为,这就是勃学中“失败”一词的起源。曾博在这个过程中真切地认识了自己的失败,并将其推广使之能被大众代入、接受。

一开始,笔者以为勃学中的成功是绝对精英化的,即人生不能出一点差错,而只要在某一个环节失败(如没考上清华),就永远失败了。随着勃学不断发展,笔者逐渐明白了“失败”的真正含义。勃学中的失败,指的是人人皆失败,区别只在于自己是否发现自己的失败。曾博这样解释失败:

“‘失败’作为一个客体存在于人类社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可以获得成功,但是失败的人依然存在;精英话术只不过选择性无视了他们。失败与成功具有两面性:对社会而言,失败必然存在,而且占据绝大多数,这是因为资源有限与人类社会制度设计的本质缺陷造成的。对个人而言,失败和成功是你的主观感受;你可以觉得自己很失败,但不妨碍别人觉得你成功;或者你可以觉得自己很成功,但不能阻止别人揭穿你的失败。”[6]

事实上,世上不存在绝对成功的人,每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是失败者,但我们常陶醉在虚无的成功中忘记了自己的失败。勃学号召解构伪成功人士构建的精神幻境,抵制成功学、鸡汤、不合格的知乎Live,做到自我觉醒,最终达到自我解放的目的。这里的自我解放并不是指放弃对名利财富的追求,而是指认清成功失败的本质,不羡慕成功也不因失败而自暴自弃。

知乎用户@古伦木与欧巴 这样评价“失败”:

“这种失败是修正的,他的存在基础是自我预期与现实落差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反kitsch反世俗的朋克精神,是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同时也是把自己抛入残酷斗兽场的决绝人士。“

这样看来,勃学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再在狭义勃学中观察曾博,我们得知,曾博渴望成功却因一次打击而认清了社会现实,而他本身又是一个厌恶虚假、热爱光明的人,他痛恨一切伪装精英的人与行为,痛心于群众的愚昧无知与幼稚,一直试图用自身行动唤醒人们。他以“勃失败”的ID回到知乎,就是为了促进人们的觉醒,而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才有了勃学。

笔者认为,勃学具有三个主要特征:戏谑性、阶级性、去中心性

戏谑性:勃学的戏谑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曾博本人经历的戏剧性与勃学理论的讽刺风格。曾博的戏剧性无需赘述,在勃学大规模流行前,在大多数知乎用户眼中曾博一直是一个悲剧性却小丑般的人物,其本人的精英化真实经历和网上言论共同构成了符号化“曾博”的戏剧性。而勃学理论诞生伊始便充满讽刺意味,其领军人物常公开对抗知乎不良风气与部分大V的难看吃相,一系列黑话如“浙大三本”“同步自杀”“深夜在浅色床单下痛哭”行尽讽刺的同时,也令未曾接触过勃学的人不知所云。

阶级性:尽管勃学是“武装失败人士头脑的精神武器”,但能真正理解、发扬勃学的人一定是取得了世俗“成功”的人。一个未曾在世俗上成功的人,无法真正理解巨大的心理落差带来的痛苦与深入骨髓的失败感,而只能成为跟风的勃学家,在失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勃学的领军人物都学历较高且未来光明,他们可以在成功中认清自己的失败,以勃学作为精神武器引领前路;但真正的三本生看到“浙大三本”的言论,恐怕只会对曾博嗤之以鼻。理论上,勃学是有一个准入门槛的,这个门槛就是“世俗精英”与否,这也就是勃学所谓的阶级性。

去中心性:勃学的特点是人人具有参与权。尽管曾博是勃学的提出者与精神领袖,但勃学的解释与发展更仰仗不同流派的勃学家。勃学是曾博提出的,但不是曾博发明的。如果没有勃学,也会有波学、拨学,

“勃学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也不是因为任何和一个人而产生、兴起。勃学早就存在于世界,呼之欲出,只不过它一直等待着一群真正的失败者,反思社会与人性,将其精髓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把精华哲思整理成册。”[6]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曾博本人不以勃学领袖自居,但曾博的确是勃学的精神领袖,他是事实上的勃学中心人物。勃学的去中心化还体现在勃学没有一份纲领性文件,尽管曾博本人的许多回答都“摘自《勃学导论》《勃人勃语》”,但这些文献从未出现。实际上,勃学家们对勃学的不断解读构成了勃学的所有理论体系,《勃学导论》极有可能像《论语》一样由众人合力完成。

勃学的核心思想是“向死而生”,这也是勃失败的知乎头像。前面说过,勃学号召失败人士自我觉醒,而自我觉醒的方法即是“自杀”。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自杀并非肉体上的自杀,而是精神上的自杀:杀死过去迷信成功学、对自己没有清醒认识的自己,才能做到向死而生,真正过好自己的生活。

勃学还是一种对社会阶级逐渐固化、上升通道日益狭窄的讽刺,同时突出强调智商天赋的重要作用。曾博小号“小勃勃”在回答中说:

“差在智商……社会对一个人达到一定智力水平所花时间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一个50岁的人哪怕IMO满分,也想必无人问津。因为人类是一个害怕时间的生物,你只有那么一次,就是在高中时代证明自己的天才;你没有,那说明你不是。这也是为什么高考这么重要的道理。说到底,高考为什么这么重要,是因为我们都会死。你在跑步中摔了一跤,社会却已经没空把你慢慢扶起。”[8]

勃学认为没有高智商和天赋,就彻底失败;就算上清华,没有上层阶级的出身,也无法完全改变命运,亦是一种失败。两层失败形成了勃学的悲观色彩,形成了勃学中的投胎学。从这一角度讲,勃学具有很大的消极意义。

曾博本人是一个模因更是一个“迷思”(Myth),但这里的曾博是一个概念化的“曾博”,是被广大勃学家自我代入后的曾博。勃学不断被重新解释解读,曾博是勃学家的精神领袖,更是勃学理论源源不断产生的源泉。

(二)、勃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1、勃学起源的探讨

“勃学”一词的产生时间已不可考,但知乎匿名用户在2016年7月的回答中已经有了“勃学”“勃学家”等词语,曾老师在Facebook是否是成功人士? - 匿名用户的回答 - 知乎,而曾博本人在2017年1月4日的答案中的“摘自《勃学纲领》”实质上确定了勃学的成立。在2015年曾博某个回答的评论区中,曾博对于“勃”字还是抵触的,但如今曾博却直接使用“勃”作为ID,结合其个人简介“哲学”来看,其目的就是要宣扬勃学。

勃学作为一套理论体系刚刚兴起,但狭义勃学早已流行。曾博在2013年1月进入知乎,早期致力于物理科普,但他发现群众是愚昧的不可救的,便开始“黑”浙大,试图以狭义勃学唤醒人们,结果自然是失败的,但这也为他积累了大量粉丝。那时曾博的思想已经有了一批拥趸,受限于知乎的政治正确,勃学家群体还不敢公开发声,对勃学的研究停留在暗处。2016年3月,曾博留下一句“成功人士从不上知乎”后,大号自杀被永久封禁,人们对曾博冷嘲热讽,狭义勃学太过个人化的缺点暴露无遗。在经历了一段沉寂期后,曾博此次归来是有准备的:他重新构建了勃学的体系,使勃学可以被广大失败人士认同并接受。

如曾博所言,勃学早就存在于世界,呼之欲出,只等待失败人士的觉醒。知乎的土壤提供了勃学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曾博的个人魅力更是促成勃学的重要因素。

知乎是最大的中文网络知识问答平台,早期走精英化路线,开放注册后大量用户涌入,社区平均质量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知乎中,大V主要是两类人:行业领袖与营销专家。行业领袖在自己专长的领域持续输出干货,这部分大V是勃学家所认同的;而营销专家善于借助热点话题为自己涨粉,通过各种手段变现,其中不乏吃相难看者,这部分大V是勃学所要批判的。曾博早期致力于物理科普,却发现群众无可救药,物理科普毫无用处;有真才实学的用户无出头之日,营销高手却轻松骗赞吸粉,收割粉丝的智商税,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激发了曾博的反抗冲动。知乎2016年上线的Live功能,更是勃学的主要批判对象:许多大V不负责任对待Live,反而将其视为轻松赚钱的方式,这些开Live“骗钱”的大V成为了勃学中的“成功人士”——这里的成功人士,要理解为广大失败人士的对立面:他们也许在世俗意义上没有失败人士成功,但他们选择站在失败人士的对立面上,收取失败人士的智商税,因此他们是勃学所要批判的对象。同时,成功一词更是对他们贩卖成功学的讽刺。

曾博的个人魅力,更是勃学形成的重要因素。曾博本身的精英化属性与其网络上的亲民姿态,共同构成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形象;狭义勃学中的许多理论虽然“话说得难听”,但却毫不留情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同时对抗权威(知乎官方与大V),可以称曾博为一个鲁迅般的悲壮的反抗者;曾博虽然常黑浙大,常黑知乎,但早期他便为浙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言献策,目前的所做所为也是一股让知乎回好的动力,他厌恶虚伪热爱光明,是希望一切向好的;加之曾博时常输出妙语,一方面巩固了其勃学精神领袖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为勃学亚文化的形成助力,影响力甚至远远超出知乎。

2、勃学迷思的发展

勃学文化的发展既离不开勃学家群体的宣传,也倚仗其本身强大的生命力与进化性。勃学的黑话不断增加,同时已有的黑话也在不断被重新解释解读中促进了勃学理论的发展。

勃学的黑话及其含义如下:

  1. 浙大三本论:“浙大是三本”是一切勃学理论的源泉。浙大是大陆顶尖高校,和三本存在巨大距离,但曾博将三本与浙大牢牢挂钩,一方面批判了TOP2和其他学校的巨大差距,另一方面戏谑地咬定自己的失败。由此衍生出的词语还有四本、五本、一百本等,用来表示不如浙大的学校。在勃学发展前期,一度有清华是一本北大是二本之类的定义,这也源于曾博对清华的疯狂向往;随着勃学理论的发展,勃学认为“我”在哪个学校,哪个学校就是三本,只因“我”是失败的。至此,“三本”已经脱离了其本身定义,成为了勃学家自黑与勃学传播的重要素材。

  2. 自杀(ZS)、向死而生:在勃学早期,曾博提出要研究全球失败人士同步自杀仪,实现失败人士大团圆大解放,但同步自杀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一方面,世上存在数量巨大的失败人士,这其中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能够接受勃学的洗礼,其余的群众依然无可救药,他们迷信成功学迷信知乎Live,执着于给成功人士滋滋滋送钱;另一方面,觉醒者的自杀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非但不能唤醒群众,反而会导致勃学失去领军人物。因此笔者认为,自杀真正的含义是寻求勃学理论的终极形态,是一种出世的哲学,是在精神上与过去的自己诀别,从而摆脱世俗的困扰,过好自己的一生,即向死而生。从这个角度来看,勃学实质上是一门精英主义哲学。

  3. 成功人士从不上知乎:早期曾博对于成功人士的定义区别于现在,这句话的原始含义是真正的精英不需要在网络寻求存在感,而曾博本人却是知乎大V,因此曾博是失败人士。勃学发展至今,“成功人士”不再指代社会精英,这句话更多用来调侃知乎大V。

  4. 滋滋滋送钱:语出勃失败的回答:

    “这个社会动荡和痛苦的来源,就是普通的失败人士不承认不接受自己的失败,还一定要去学什么成功学,给自己制造一种正能量充满希望的虚幻。试问,这除了给成功人士滋滋滋送钱以外还有什么任何的好处?成功是成功者自己的修行。你不愿意修行那就接受失败,再怎么也不能滋滋滋送钱啊你说不是?”[7]

    与之相应的,还有“刷刷刷掏钱”。这两个短语运用叠词生动描写了失败人士被成功人士欺骗掏钱的场景,是用来讽刺贩卖成功学的人的重要素材。

  5. 深夜在浅色床单痛哭:语出小勃勃的回答:

    “高考只是生活中无数战场中的一个。在这每一次战役中,普通人靠运气,天才靠实力。其实这个问题翻译过来,就是:如果我既没有天分也没有运气,那我应该在世界上如何活下去?单凭努力么。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仔细想想,会在深夜的浅色床单下痛哭。你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每天都在哭。”[8]

    这句话是对失败的自我解嘲自我反省,更赋予勃学极强的悲剧色彩。为什么选择深夜的浅色床单?笔者认为曾博并非随口说出。深夜暗指黑暗的社会现实与自己低下的智商与天赋,浅色则指尚未认清失败的内心。两者形成对比,又朗朗上口,成为了勃学的重要黑话。

勃学文化随时间逐渐构建,黑话数量增加,在句式内容上具有高度传播性。而勃学文化的扩张过程中内部出现分化,模因也不断被复制被重新解读,并由此形成不同的勃学流派。

(三)、勃学亚文化的现状与当下勃学研究综述

在知乎,曾博(知乎用户)话题有5000人关注,勃失败本人也有16000关注,加上曾博大号现在的50000+关注,初步估计勃学的核心受众约30000人。而几个关于勃学的问题有60W+的浏览,初步估计勃学传播范围达50W人级别。根据笔者在贴吧的随机发问,大约一半的回帖者知道勃学或知道曾博。知乎用户“江汉臣”利用爬虫和数据分析技术首次描绘了勃学发展程度与勃学家群体画像。

根据江汉臣总结的数据,勃学在2017年初迎来井喷,这段时期曾博对抗以轮子哥为首的知乎大V,获取了极高的知名度。

而勃学相关问题的提问者、回答者、评论者、得赞的基尼系数都表示,勃学始终由少部分核心勃学家领衔发展,大部分勃学家处于吃瓜看戏状态。勃学家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群体,勃学家的主要活动平台是知乎,在QQ、微信中亦有勃学研究群存在。根据笔者观察推测,勃学家主要有如下特征:

  1. 男性为主,勃学家领军人物皆为男性,勃学相关问题回答者也主要是男性。
  2. 学历较高,但本科集中在浙江大学及以下档次的国内985高校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院校勃学家较少。(根据@江汉臣指正 ,勃学知识贡献者中清华同学最多,其次是上海交大和浙大)
  3. 具有正义感,勇于对抗黑暗。
  4. 知乎重度用户。

原教旨主义勃学指全球失败人士同步自杀,但前文已阐述这种行为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勃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分化与修正,最终形成了三派:积极勃学、中间勃学与悲观勃学,分别对应行动的积极派、中间派、消极派。积极勃学主张失败人士抗拒成功人士的剥削,实现自我觉醒,是一种偏于精英主义的哲学;悲观勃学主张失败人士只有自杀才能真正从物质上解构成功人士的统治;而中间勃学则融合积极勃学与悲观勃学的思想,既保留了勃学来源于失败人士的内核,又吸取了成功的世俗意义。根据勃失败所言,现阶段,服务于成功的修正主义勃学将大行其道。

目前网络上对于勃学的研究较少,大多数言论还是基于某具体事件对勃学进行重新解释,较有影响的回答和文章有《几个解释》《勃学是什么?——勃失败的回答》《勃学与屌丝文化有何异同?——古伦木与欧巴的回答》等。这些回答和文章或由曾博本人发出指导性文字,或由广大勃学家主动重新阐释勃学,因其派别不同而理论略有出入,但正因为勃学是去中心化的,勃学才能够在极短时间取得巨大发展。

本文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用符号学的视野讨论勃学的迷思是如何形成的,并试论了“勃学家”的群体结构,在文末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勃学的迷思:一种哲学形成的方法、内涵及动机

(一)勃学的迷思体现了失败人士的共同意识

本文开头提到了勃学中的多种迷思,其中最主要的“失败人士”的迷思是曾博。在勃学家群体的诠释下,曾博突破了其本身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基于形象和性格的联想,勃学家将曾博“失败人士”的形象进一步概念化,这也是曾博成为勃学精神领袖的原因。

皮尔士(Peirce)提出了三元的动态的符号结构,即突破了索绪尔(Saussure)所指与能指的二元静态结构,他提出由符号形体(Representment),符号解释(Interpretant)和符号对象(Object)构成的三元动态结构,即无限符号过程理论(Unlimited Semiosis)。

勃学迷思发展的过程就是无限符号的过程,在过程中“失败人士”“三本”等词语的内涵逐渐丰富且开始分化。

在“失败人士”“成功人士”等词语中,也存在这样的迷思分化现象,其中既包含勃学家与非勃学家之间迷思的分化,也包含勃学不同流派的迷思分化。在迷思分化之外,迷思还会进一步发展,如将“浙大三本论”推广到“清华三本论”“人人三本论”,将“自杀”推广到“向死而生”等,这时的曾博已经成为了一种概念符号,他不再是他本身,而是一切勃学迷思的源泉。

曾博本人的言行成为了勃学家广泛学习的素材,最终形成了去中心化又带有个人崇拜色彩的勃学。勃学能够得到拥护的原因还在于曾博的个人经历极具代表性,使勃学家能够轻松自我代入,借助勃学迷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勃学家多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认可精英主义与本科出身论,对社会流行的成功学持否定态度,主张通过自身努力奋斗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勃学的爆发,与勃学家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有很大关系;勃学的出现,促成了一批失败人士的自我觉醒,体现了失败人士的共同意志。

同时,勃学家群体表现出较强的行动力。他们公开批评知乎大V,建立多个勃学研究群,并积极发展勃学理论。有人指出勃学文化与屌丝文化相似,但笔者认为屌丝文化兴起于用户平权的贴吧,而勃学兴起于大V集中制的知乎,两者属性不同,群体也不重合,且屌丝文化对现实关心较少,勃学则致力于真正解构成功学,两者区别较大。

勃学还具有政治不正确性。曾博大号时期就常因无情批判而被讽刺为政治不正确,其七个小号连续遭到封禁,勃学讽刺部分知乎大V、知乎Live也“断了知乎的财路”。知乎进入变现时期,步伐较大而管理水平下降,知乎官方对曾博一直持打压态度。勃学所反对的,正是知乎赚钱的主要来源,但至今勃学还未遭到大规模打压,其中原因不得而知。但只要勃学还在知乎的平台上发展,就有被打压的风险,这一点是勃学家群体需要注意的。

(二)勃学符号权力是怎么构成的

符号权利学派分析路径认为,符号集体建构了现实观并将其投射在符号上,符号建构和反射一种现实观,成为主流意识。

在勃学文化构建中,存在两种权力集团,一种是主动勃学家,另一种是被动勃学家和潜在勃学家。勃学领军人物及主动进行思考的是主动勃学家,他们是勃学理论发展的主力军;而大部分人是勃学受众,他们或积极吸收勃学,或对勃学持观望态度,甚至将勃学视作消遣,这些人是另一个权力集团。

如图所示,群体意识形成之前,被动勃学家就创新和选择性接受构成了勃学观念。

接下来我们讨论勃学家的群体结构。

(三)、勃学家的群体结构及群体动力学思考

前文说到,勃学家集中在知乎上,且联系紧密。同时,核心勃学家互有私交,在知乎之外有更多层面的交流。在勃学家群体中,主动勃学家热衷于挖掘模因发展模因并对勃学理论不断再解释,被动勃学家则单纯吸收甚至玩梗。目前知乎官方并未对勃学进行打压,因此主勃学家能够通过自身影响力向粉丝宣传勃学,这些人是勃学共同的领袖。但主动勃学家中也存在矛盾,如@钟晓迪 退出等事件。

主动勃学家话语权有限,还有一些摇摆勃学家,如@白如冰 、@动机在杭州 、@赵劼 等,他们并不输出自己的观念,但较多为勃学相关回答及文章点赞、评论,这些人都是 10W+粉的知乎大V,在知乎拥有较大话语权,他们也为勃学的传播发扬贡献了力量。

勃学家群体的凝聚力在于勃学所传递的价值观本身的正义性和勃学家群体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可,以及对勃学家精英身份的认同。前面说过,勃学具有阶级性,主动勃学家一般有准入门槛,这个门槛是世俗的精英主义,但正是这些世俗的精英能够体会勃学的内在含义并将其发扬光大。

勃学还创造了一个高语境环境,勃学家之间存在高度默契,能够通过高语境环境交流,这也能提高勃学家群体的相互认同。虽然勃学分为不同流派,但不同流派的勃学家能够在核心问题上取得一致,使勃学始终多元化发展。

(四)、勃学文化的未来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曾博说勃学是一门哲学,但无可争议的是勃学已经成为了知乎上的一种文化,并极有可能进一步传播形成下一个“屌丝文化”。屌丝文化以李毅大帝为源泉,勃学文化以曾博为源泉,一门哲学能够形成文化与其精神领袖丰富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勃失败的个人介绍这样写道:“从不在各大社交网站中吸粉、倒卖咨询,骗三本学生的钱”。我们可以说,曾博此次带来勃学,可以将他看做一个鲁迅般的人物——教物理救不了中国人,只有从源头打碎成功学,从根本上认识自己,才能让中国人得到解放。知乎用户“一方通行”这样评价曾博:

“初看曾博以为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再看曾博以为是一个假装自己是现实主义者的理想主义者。最后细看曾博,才发现是一个假装假装自己是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者。”[10]

从这个角度来看,曾博无疑是伟大的。

勃学文化的未来尚不明朗,但其生命力远不会消减。如果知乎将来对勃学进行打压,勃学家也会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继续进行失败人士同步自杀事业;越来越多的勃学家的加入,也让勃学有了勃勃生机。相信随着勃学文化的发展,会有更多的模因被催生。

勃学文化在永久的将来是悲观的——前文分析过,全球失败人士同步自杀永远无法实现,但勃学的积极意义无可置疑,其消极意义亦需要全体勃学家的规避。勃学最大的危险在于没有方法论,这对于一门哲学是致命的,因此方法论的产生迫在眉睫。

未来的勃学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细分勃学的理论及方法论研究、勃学的科学哲学体系研究、勃学与知乎的关系等,这都是要交给未来的主动勃学家做的事情。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将提供给后人更有价值的勃学参考资料,能够进一步促进勃学发展,建立真正属于失败人士的一门学说。

  • Copyrights © 2020-2022 Henry
  • Visitors: | Views: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